禹贡锥指. 略例,图,卷1-20 胡渭 [撰] 康熙44年
《禹贡》是《尚书》中的一篇,虽仅有1193个字,但历来被奉为我国“古今地理志之祖”。它假托大禹治水后的政治区划,实际上是地理区划,将全国分为九州,并分别记述了这九个区划的山岭、河流、薮泽、土壤、物产、贡赋以及交通道路等,此外,还罗列了我国主要山脉、河流的走向和流经,中原地区以外五个不同层次区域与中央的关系等等,是我国最早一部科学价值很高的区域地理著作。因为它是经书中的一篇,历来研究者不下数十百家。除了郑玄、马融、王肃、孔颍达、蔡沈等一些著名经学家外,历代注释、疏证者不可胜数。对其中的文字、名物、制度、地理的考订,旁征博引、盈篇累牍,虽各有所见,总不免显得叠床架屋,过于烦琐。总的来说,其缺点是主要着重于从儒家经典的角度来研究,或“仅以资科举而已”,而没有将其看成是一部完整的区域地理著作。胡渭利用编纂《大清一统志》能够看到国家图书馆藏书的机会,收集了大量历代地理资料,进行细致的考订研究,最后写成了一部二十卷四十余万言的专著,取《庄子·秋水篇》“以管窥天,以锥指地”之意,定名《禹贡锥指》。
胡渭,原名渭生,字朏明,晚号东樵。浙江德清人。明崇祯六年(1633)出生在一个世代科举的家庭里,他的曾祖父是进士,做过广东顺德令,祖父是诸生,父亲是举人。所以胡渭从小就认为科举是他长大后的必由之路。崇祯十七年,胡渭十二岁,父亲死了,随母亲避乱于浙西山区。母亲是他的启蒙老师,教他读四书五经。清顺治四年,胡渭十五岁,成为县学生,于是“专攻制义,苦心钻研,寒暑不辍”。希望在科举上有所发展,无奈命运不佳,屡试不第。到康熙十五年(1676)他的从侄胡会恩以进士第二名及第,而他已过不惑之年,还是一个老秀才。不久就在大学士冯溥家里教馆。康熙十七年,朝廷开博学鸿词科,冯溥想推荐胡渭应诏,胡渭坚辞不就。旁人因胡渭是当今相国公子的老师,为避嫌而不应就。不料最后看到的推荐名单里却没有胡渭的名字,这对胡渭是一个沉重的打击,从此决意科举,专攻经义。康熙二十一年,冯溥退休。胡渭又馆于相国徐乾学府。在京师的几年里,与当代一时名选朱彝尊、毛奇龄、吴任臣、阎若琚、李振裕、万斯同等过从甚密,切磋学问,大有裨益。康熙二十九年又应徐乾学之邀,去苏州洞庭东山参加《大清一统志》的编纂。这一年胡渭已经五十八岁了。
甚善 多謝先生
怎么没有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