淮南子 28卷 刘安(汉)吴仲(明)明刊本
672m 393页
《淮南子》,又名《淮南鸿烈》《淮南内篇》《刘安子》《鸿烈》《淮南》,杂家著作,西汉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撰,成书于汉武帝建元二年(前139)前,共二十一卷。[9][10]
《淮南子》始纂于景帝时,由刘安集众门客编成[,建元二年献于武帝。该书以道家思想为主,融合儒、墨、名、法、阴阳等诸家学说,自成体系。原有内篇21、外篇33,内篇论道,外篇杂说,现仅内篇存世。全书各篇按天、地、人顺序贯穿,每篇一个主题:末篇《要略》为序言,总叙各篇要旨;《原道》《俶真》为纲领,阐述“道”之起源、特征及其普遍性;《天文》《地形》《时则》论述天地四时及宇宙构造;《览冥》《精神》阐释宇宙法则如何与人之精神、本质相通;《本经》至《氾论》讨论政治、伦理和社会秩序;;《诠言》至《修务》则论述军事、哲理、个人修养等人间万事;[第二十篇《泰族》与《原道》呼应,以“天、地、人一体感应”之理总结并构筑全书体系。